
无论你是车主、投保人,还是计划购买二手车/二手物品的消费者,都需主动查询出险记录,避免“踩坑”。
一.如何查询?
“交管12123”APP;适用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出险记录查询。登录后进入“机动车”模块,选择对应车辆,在“违法处理”“事故处理”栏可查看已登记的交通事故出险信息,数据直接关联交管部门,真实可查。
第三方平台查询:打开手机微信,搜索【稳定查车】关注公众号,点击【我要查询】或底部【综合查询菜单栏】点击【出险记录查询】输入车牌号报告出来可以看到车辆完整的记录。
“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‘中保信’)”查询
展开剩余58%这是全国统一的保险数据平台,可查询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出险记录(无论之前在哪个公司投保)。个人需携带身份证、待查车辆行驶证,前往中保信合作网点(可在官网查询就近网点)申请,)“出险记录查询”功能(需车主授权)获取。
二、忽视出险记录的核心危害(警示重点)
1. 投保/续保成本飙升
保险公司核保时会优先核查出险记录,若近1-3年有多次出险(尤其是全责、大额理赔),会被判定为“高风险客户”,直接导致保费上涨30%-100%,甚至被保险公司拒保。
2. 二手车交易“被坑”,财产受损
若购买二手车前未查出险记录,可能买到“事故车”(如泡水、火烧、结构性损伤)。这类车辆不仅安全隐患极大,后续维修成本高,还可能因“隐性损伤”无法通过年检,甚至在二次交易时大幅贬值(贬值幅度可达30%-50%)。
三、总结:主动查、定期查,才能避坑
出险记录并非“一次性信息”,而是与个人财产、权益直接挂钩的“关键凭证”。建议车主每半年自查1次车辆出险记录,购买二手车时务必要求查询中保信记录,投保前主动核对过往理赔信息——只有主动掌握记录,才能避免“被动踩坑”,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。
发布于:河南省扬帆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